雅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雅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使城市规划管理
第1.0.2条 本规定适用于雅安市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各项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本市其它各区县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临时设施、农民建房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1.0.3条 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第二章 建设用地分类、适建范围及容量指标控制
第
第
对于混合类
第
第2.0.4条 建设用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按附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规定执行。
附表二规定的指标中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为上限,使用附表二的指标应根据建设工程性质、功能、区位及用地情况取值。
第
第三章 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第
一、旧区用地面积
二、新区用地面积
建设用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邻接土地已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无法调整合并,且确实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予核准建设。
第
规划确定单独设立社区居委会的新建住宅小区,必须按不低于规划总建筑面积1%的标准建设社区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
物管和社区用房必须在第一批工程竣工前建成,经验收合格后,无偿交付社区使用。社区居委会位置必须对外开放,便于对外联系,原则应临街或设置独立通道。
不单独设立社区居委会的新建住宅小区,应按规划总建筑面积的0.3%建设社区活动用房,最小建筑面积不少于
第
用地分类 | 绿地率 |
工业用地 | ≥20%,其中产生污染及有害气体的≥30% |
大专学校、医院、疗养院 | ≥35% |
工业品销售维修用地 | ≥35% |
体育场馆、机关团体、大 | ≥30% |
交通枢纽、商业、仓储 | ≥20% |
居住(含商住混合)用地 | 旧城≥25%,新区≥30% |
商业 | ≤25% |
第
建设项目(除医疗卫生、教育科研项目外)临规划道路及主要河道,应将不小于规定绿地率的30%绿地设置为集中绿地。其中应将不少于规定集中绿地的50%临规划道路、河道设置,并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一、集中绿地进深不小于
二、利用临规划道路、河道集中绿地的地下空间进行建设,其地下建筑物板顶标高应低于相邻规划道路路面标高
三、交通枢纽、商业和体育等公共建筑的集中绿地,可结合交通集散功能及景观设置。
第
一、停车场(位)用地全部为植草砖铺地;
二、停车场(位)用地内平均每个车位一棵树(乔木);
三、停车场(位)的车位尺寸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
第
第
第
一、居住建筑配套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指标
每户建筑面积A(平方米) | 机动车(辆/户) | 非机动车(辆/户) |
A≥180 | 1.0 | 1 |
90<A<180 | 0.7 | 1 |
60<A<90 | 0.5 | 1.5 |
A<60 | 0.3 | 1.5 |
经济适用房、农迁房、拆迁安置房 | 0.3 | 1.5 |
二、非居住建筑配套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指标
类 别 | 机动车(车位/ | 自行车(车位/ |
宾馆、酒店 | 0.5 | - |
餐饮、娱乐 | 1.5 | - |
办公楼 | 0.5 | 0.4 |
商业场所 | 0.3 | 7.5 |
体育馆 | 2.5 | 20.0 |
影剧院 | 3 | 15.0 |
展览馆 | 0.5 | 1.0 |
医 院 | 0.5 | 1.5 |
工业品销售维修用地 | 0.5 | - |
注:①本表机动车停车车位以小
②本规定指标为规划控制下限值。
第四章 建筑间距
第
第
(一)、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卧室或起居室(厅)冬至日日照不低于1小时;
(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应有一个卧室或起居室(厅)冬至日日照不低于2小时;
(三)、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和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病房、疗养室冬至日底层日照不低于3小时;
(四)、大、中、小学教学楼南向教室冬至日底层日照不低于2小时。
第
一、建筑各类朝向平行相对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表4-l控制。
二、居住建筑高层主要朝向、多低层长边成角度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表4-2控制。
三、居住建筑错位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表4-3控制。
表4-1
多、低层建筑 | 高层建筑 | ||||
长边 | 山墙 | 主要朝向 | 次要朝向 | ||
多 、 低层建筑 | 长边 | 旧城区0.7H 新区1.0H 且 低层相对≥7. 多层对多、低层≥ | 低层相对≥6. 多层对低层≥8. 多层相对≥10.米 | 高层位于南侧: 0.5Hg且≥ 高层位于东、西、北侧: 1.1Hd且≥ | 次要朝向面宽 且≥13.O米 |
山墙 | - | ≥6.O米 | 山墙面宽且≥ | ≥9. | |
高层建 筑 | 主要朝向 | - | - | 0.5H且≥ | 次要朝向面宽 且≥ |
次要朝向 | - | - | - | 其中1栋为≤9层的高层居住建筑:10.O米 其他≥ |
注:①H:南侧建筑或东西向建筑平均高度。
②Hd:多、低层建筑高度。
③Hg:高层建筑高度。
④旧城区指上坝、河北、西城。新区指姚桥、大兴、多营。
表4—2
建筑间夹角 | 高层与高层 | 高层与多、低层 | 多、低层与多、低层 |
a≤30° | 桉表4—1中主要朝向相对规定控制 | 按表4—1中主要朝向对长边规定控制 | 按表4-1中长边相对规定控制 |
30°<a<60° | 按表4—1中主要朝向相对规定的O.8倍控制 | 按表4—1中主要朝向对长边规定的O.8倍控制 | 按表4—1中长边相对规定的O.8倍控制 |
a≥60° | 按表4—1中主要朝向对次要朝向规定控制 | 分别按表4—1中次要朝向对长边、主要朝向对山墙规定控制 | 按表4—1中长边对山墙规定控制 |
注:①表中a指两栋居住建筑的锐角夹角。
②如东西向与南北向同时存在,计算南北向。
表4-3
高层与高层 | 高层与多、低层 | 多、低层与多、低层 | |
a≤60° | |||
60°<a≤90° | |||
邻近四边为长边 | 分别按本表60°<a<90°规定间距Lx、Ly双向控制 |
注:Lx、Ly为最小控制间距的两个方向上的垂直距离,参见附录三建筑间距图示。
第
一、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东西侧的,按居住建筑间距要求控制。
二、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北侧的间距控制
1.高层建筑之间,其主要朝向相对的最小间距按表4-l中主要朝向相对规定的O.8倍执行。
2.多层建筑山墙对长边的最小间距按表4-l中山墙对长边规定执行。
3.其他情况按第4.O.5条非居住建筑之间间距控制。
第
1、非居住建筑朝向平行相对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表4-4控制。
表4-4
多、低层建筑 | 高层建筑 | ||||
长边 | 山墙 | 主要朝向 | 次要朝向 | ||
多低层建筑 | 长边 | 旧城区0.7 HD 新区1.0HD 且 ≥ | 低层相对:≥ 多层对低层:≥ 多层相对:≥ | 1.OHd且≥ | ≥ |
山墙 | - | ≥ | ≥ | ||
高层建筑 | 主要朝向 | - | - | 0.3H 且≥ | 次要朝向面宽 且≥ |
次要朝向 | - | - | - |
注:①H:南侧建筑或东西向建筑平均高度。
②HD:较低建筑高度。
③Hd:多、低层建筑高度。
④旧城区指上坝、河北、西城。新区指姚桥、大兴、多营。
2、 非居住建筑高层主要朝向、多低层长边成角度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表4—5控制。
表4—5
建筑间夹角 | 高层与高层 | 高层与多、低层 | 多、低层与多、低层 |
a≤30° | 按表4—4中主要朝向相对规定控制 | 按表4—4中主要朝向对长边规定控制 | 按表4-4中长边相对规定控制 |
30°<a<60° | 按表4—4中主要朝向相对规定的O.8倍控制 | 按表4-4叫中主要朝向对长边规定的O.8倍控制 | 按表4-4中长边相对规定的O.8倍控制 |
a≥60° | 按表4—4中主要朝向对次要朝向规定控制 | 分别按表4—4中次要朝向对长边、主要朝向对山墙规定控制 | 按表4-4中长边对山墙规定控制 |
注;①表中a指两栋居住建筑之锐角夹角。 ②如东西向与南北向同时存在.计算南北向。
3、 非居住建筑错位布置时的最小控制间距按表4-6控制。
表4-6
高层与高层 | 高层与多、低层 | 多、低层与多.低层 | |
a≤60° | 13.O米 | ||
60°<a≤90° | |||
邻近四边为长边 | 分别按本表60°<a≤90°规定间距Lx.Ly双向控制 |
注:Lx.Ly为最小控制间距的两个方向上的垂直距离,参见附录三建筑间距图示。
第4.0.6条 高层建筑裙房间距按多层建筑间距规定执行。
第4.0.7条 低层辅助用房不宜单独建设,应纳入主体建筑。若必须单独设置时,与相邻多层建筑的最小间距为
第4.0.8条 在旧城改造、以及地块周围邻接土地已完成建设或临既成道路、河道等情况下,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建筑间距在符合交通、消防、采光、通风、城市设计的要求下,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可酌情降低标准确定。
第五章 建筑退界
第
第
一、建筑高度大于
二、地下建(构)筑物(包括汽车坡道)外墙后退用地红线的距离不小于
表5-1
建筑类 | 建筑朝向 | 建筑高度的倍数 | 最小距离(米) |
居住建筑、 | 多、低层长边 | 0.5 | 4.0(低层) 6.0(多层) |
多、低层山墙 | - | 4.0 | |
高层主要朝向 | 0.3 | 15.0 | |
高层次要朝向 | 0.2 | 6.0(≤9层的居住建筑) 9.0 | |
非居住建筑 | 多、低层长边 | 0.5 | 4.0(低层) 6.0(多层) |
多、低层山墙 | - | 4.0 | |
高层主要朝向 | 0.2 | 13.0 | |
高层次要朝向 | 0.125 | 9.0 | |
低层辅助用房 | 长边、山墙 | 0.5 | 3.0 |
第
第
表5—2
建筑类 | 旧城区(注①) | 新区 | |||||
< | ≥ | < | ≥ | ||||
多、低层 (注④) | 居住建筑 | 长边 | |||||
山墙 | |||||||
商住楼及非居住建筑 | 长边 | ||||||
山墙 | |||||||
低层辅助用房 | |||||||
(注③) | 建筑面积≥ | ||||||
建筑面积< | |||||||
高层 (注④) | 裙房 | 0.3Hq 且≥ | O.5Hq 且≥ | ||||
主 楼 | 主要朝向 | H≤ | |||||
H> | |||||||
次要朝向 |
注:①旧城区指上坝、河北、西城。新区指姚桥、大兴、多营。
②Hq:高层建筑裙房高度。
③公共建筑、专业市场如为高层建筑应同时满足高层建筑的后退要求。
④建筑后退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必须符合后退用地红线的相应规定。
一、地下建(构)筑物(包括汽车坡道)外墙后退用地红线的距离不小于
二、建筑高度大于24.O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后退距离根据其性质核定,其最小后退距离旧城区为
三、
第5.0.5条 各类建筑后退不临规划道路的市政管线等保护带边缘的距离,多、低层建筑不小于
第5.0.6条 高度大于
第六章 建筑高度
第6.0.1条 建筑高度除必须满足日照、间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规定。
第6.0.2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的建设控制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文物和建筑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第6.0.3条 小区内排水系统需采用分流制。
第6.0.4条 底层或裙房作经营用途时空调室外机不得临道路设置;底层为住宅时,空调室外机临路设置时其搁板的位置应高于人行道路面
第6.0.5条 下列场地和设施,禁止设置户外广告:
1、交通标志,交通转盘花坛和交通安全设施。
2、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风景点的建筑控制地带。
3、城区标志性建筑,重要高层建筑外墙面及屋顶。
4、市和区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设施和区域。
5、沿青衣江两岸屋顶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第
第
1、在建筑外墙设置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等各类管道及空调室外机搁板时,各类管道及搁板的位置应结合建筑立面统一设计,空调冷凝水应有组织排放,并设置装饰构件以达到统一美观的效果。给水管及单元水表、分户表以及燃气管道等应隐蔽处理,不得裸露设置,不得影响建筑外立面及环境景观。
2、建筑所有外墙面必须按照《雅安市城市风貌规划》确定的原则进行装饰,外墙面应采用外墙漆或其它新
3、新建多、低层住宅采用坡顶屋面,坡屋顶面积不得小于屋顶总面积的2/3。
4、所有公共建筑和沿青衣江、周公河、愤江河两岸所有新建建筑需做景观亮化设计。
第七章 市政公用设施
第7.0.1条 城市主要干道、景观地段、新建住宅小区内的各类管线应埋地敷设;其它区域新建管线宜埋地敷设,已建架空管线应逐步改为埋地敷设。
第7.0.2条 城市道路沿线用地单位道路开口
1、城市主干道两侧不宜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确需开设的,则应在区域路网和动态交通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单位车行出入口不允许在道路转角处设置,并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规定。
2、开设机动车出入口,单车道开口宽度不小于
3、地下车库出入口临规划道路设置时,坡道起点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小于
4、居住小区机动车出入口间距不宜小于
第7.0.3条 城市公共汽车停靠站宜采用港湾式布置。
第7.0.4条 河道桥梁除满足交通功能外,还应满足环境景观要求;桥面横断面
第7.0.5条 管线工程
1、各类市政管线工程应与道路工程同步建设。
2、城市排水体制宜采用分流制。
3、规划沟渠两侧应设宽度不小于
4、医院、厂矿等单位排出的废水,必须先经内部有效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
5、城市排水系统未覆盖的地区,排水户应先在其内部实行雨污分流,难以排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应采用生化等处理设施就地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就地排放。
6、在建项目用地红线内设置的室外检查井,若临路设置的、会影响城市景观的,其检查井必须设置在地面以下。
7、建设项目临街面有集中绿地时,预留用地面积不小于
8、电信电缆应采用管道合建方式敷设。管道路由所需的全部管孔宜一次建成,一般不考虑在同一管道断面上分期敷设管孔。
第八章 附 则
第
第
第8.0.3条 本技术规定为雅安市城市规划管理一般性规定,由雅安市规划和建设局负责解释。特殊地块、特殊建设项目由雅安市规划和建设局另行研究确定。
第8.0.4条 本规定从
附录一 主要名词解释
1、建筑用地面积:规划征地范围内,除城市道路、河道、电力走廊、绿化隔离带等城市规划控制用地外的净用地面积。
2、规划道路红线:一般称道路红线,指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3、建筑控制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4、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5、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6、绿地率:一定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7、低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8、多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
9、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
10、低层住宅建筑:指层数为1层至3层的住宅建筑。
11、多层住宅建筑:指层数为4层至6层的住宅建筑。
12、中高层住宅建筑:指层数为7层至9层的住宅建筑。
13、高层住宅建筑:指层数等于或大于10层的住宅建筑。
14、公寓式办公建筑:指单元式小空间划分,并在单元式办公室的基础上设置卧室、会客室、厨房及厕所等房间的办公建筑。
15、一般办公建筑:指非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按层设置卫生设备的办公建筑。
16、商住综合建筑:商业和住宅混合的建筑。
17、社区用房:指社区管理服务用房和社区活动用房。社区管理服务用房主要用于社区居委会办公、社区事务受理、社区居民议事、劳动就业服务、社会救助、社区警务、社区党员和离退休职工管理等;社区活动用房主要用于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
附录二 计算规则
1、建设用地面积计算
(1)建设用地四至边界
以现有城市道路、河流、规划道路红线、绿线等边界和相邻建筑基地边界为界限。
(2)纳入建设项目指标计算的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面积指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净用地面积,规划道路用地、河道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市政设施用地等代征用地不计入。
由开发单位实施的沿城市道路设置的开放式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总面积的50%可以纳入建设用地面积。
各建设项目不论分期建设与否,均以红线范围进行统一指标计算,不能分割成若干块单独计算,在红线范围内的保留建筑仍要参与指标计算。
2、建筑面积计算
按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计算。对高度在
3、建筑容积率计算
以下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①地下室各类建筑面积。
②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
③高、多层民用建筑底层设架空层用作通道、停车、布置绿化小品、居民休闲设施等公共用途的,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建筑容积率,但应计入总建筑面积。架空层不得围合封闭改作他用或出售、出租。
④国家相关规范规定不计入建筑面积的部分。
⑤地上建筑作为停车场的建筑面积。
4、绿地面积的计算
(1)宅旁(宅间)绿地、院落式组团绿地、开敞
a、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等内部道路算到路边,对有明确红线的组团路或以上道路算至红线;
b、距建筑物外墙脚
c、算至用地红线或围墙。
(2)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作为绿地且绿化覆土厚度不小于
5、建筑间距、后退距离计算。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后退距离是指建筑物外墙与规划各类色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顶层为跃层户
突出于建筑物外墙的封闭阳台、外廊、室外楼梯、各类井道、楼层出挑、出挑大于
6、建筑朝向确定:南北向指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以内(含45°);东西向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以内(不含45°)。
7、建筑高度计算
在计算建筑间距时,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
(1)平屋面建筑:有女儿墙的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屋面有桃檐且檐口出挑大于
(2)坡屋面建筑:当屋面坡度大于30°时,从室外地面算至其屋脊顶;当屋面坡度小于30°时,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屋面有桃檐且檐口出挑深度大于
(3)水箱、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不计入建筑高度。
(4)北、西侧居住建筑下部为商店或其它非居住用房时,居住建筑间距的计算,可扣除下部商店或其他非居住用房的高度。但同一裙房之上的几栋建筑,计算间距时可扣除裙房高度。
(5)根据文物保护建筑周围环境,选择适当视点确定视线走廊,进行视线分析。视点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3.0H。因现状条件限制难以按3.0H视点距离控制高度的,视点距离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小于2.0H。
8、层数计算
(1)顶层为跃层户
(2)复式、错层等变层高住宅的层高设计与计算应严格执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的有关要求,且当净高大于等于
(3)架空层计入层数;
(4)底商居住建筑的底层层高不得大于
附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序号 | 用地类 建设项目 | 居住用地 | 公共设施 用地 | 工业用地 | 仓储用地 |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 绿地 | |||||||
第 一 类 | 第 二 类 | 第三类 | 商贸 办公 | 科教 文卫 | 第一类 | 第二类 | 第三类 | 普 通 | 危 险 品 | G1 | G2 | |||
1 | 底层独立式住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其他低层居住建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多层居住建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高层居住建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单身宿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居住小区教育设施(中小学、幼托机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居住小区商业服务设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居住小区文化设施、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室、文化馆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居住小区体育设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居住小区医疗卫生设施(卫生站、街道医院、养老院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居住小区市政公用设施(含出租汽车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居住小区行政管理(派出所、居委会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居住小区日用品修理加工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小商品市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居住区级以上(含居住区级、同上)行政办公建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 居住区级以上商业服务设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居住区级以上文化设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 居住区级以上娱乐设施(电影院、游乐场、俱乐部、舞厅、夜总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居住区级以上体育设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居住区级以上医疗卫生设施 | × | ○ | ○ | × | Ö | ○ | × | × | × | × | × | × | × |
22 | 特殊病院(精神病院、传染病院)—需要单独选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办公建筑、商办综合楼 | × | ○ | ○ | Ö | ○ | ○ | × | × | ○ | × | × | × | × |
24 | 一般旅馆 | × | ○ | ○ | Ö | ○ | Ö | × | × | ○ | × | × | × | × |
25 | 旅游宾馆 | × | ○ | ○ | Ö | ○ | ○ | × | × | × | × | × | × | × |
26 | 商住综合楼 | × | Ö | Ö | Ö | ○ | ○ | × | × | × | × | × | × | × |
27 | 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 | × | × | × | × | Ö | Ö | × | × | × | × | × | × | × |
28 | 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和业余学校 | × | ○ | ○ | ○ | Ö | Ö | ○ | × | ○ | × | × | × | × |
29 | 科研设计机构 | × | ○ | ○ | ○ | Ö | Ö | × | × | × | × | × | × | × |
30 | 对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的工厂 | × | ○ | × | × | ○ | Ö | ○ | × | Ö | × | ○ | × | × |
31 | 对环境有轻度干扰、污染的工厂 | × | × | × | × | × | ○ | Ö | × | ○ | × | ○ | × | × |
32 | 对环境有严重干扰、污染的工厂 | × | × | × | × | × | × | × | Ö | × | × | Ö | × | × |
33 | 普通货运仓库 | × | × | × | × | × | Ö | ○ | × | Ö | × | ○ | × | × |
34 | 危险品仓库 | × | × | × | × | × | × | Ö | × | × | Ö | × | × | × |
35 | 农、田、水产品批发市场 | × | × | × | × | × | Ö | ○ | × | Ö | × | × | × | × |
36 | 社会停车场、库 | × | ○ | ○ | Ö | ○ | Ö | Ö | ○ | Ö | × | Ö | × | ○ |
37 | 加油站 | × | ○ | ○ | ○ | ○ | Ö | Ö | × | Ö | × | Ö | × | ○ |
38 | 汽车修理、专业保养场和机动车训练场 | × | × | × | × | × | Ö | Ö | × | Ö | × | Ö | × | × |
39 | 客、货运公司站场 | × | × | × | × | × | Ö | Ö | × | Ö | × | Ö | × | × |
40 | 施工维修设施积废品场 | × | × | × | × | × | Ö | Ö | × | Ö | × | ○ | × | × |
41 | 污水处理厂、殡仪馆、火葬场 | × | × | × | × | × | × | × | Ö | ○ | ○ | Ö | × | ○ |
42 | 其他市政公用设施 | × | × | × | × | × | Ö | ○ | ○ | Ö | ○ | Ö | × | ○ |
注:√允许设置;×不允许设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
附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旧 区 | 新 区 | |||
建筑密度 | 容积率 | 建筑密度 | 容积率 | |
低层(1-3层) | 40% | 1.2 | 40% | 1.2 |
多层住宅(4-6层) | 30% | 1.8 | 30% | 1.6 |
中高层住宅(7-9层) | 28% | 2.2 | 28% | 2.0 |
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 | 20% | 3.5 | 20% | 3.5 |
多层办公建筑、旅馆 | 35% | 2.5 | 30% | 2.0 |
高层办公建筑、旅馆 | 25% | 3.0 | 20% | 2.8 |
多层商业用房 | 45% | 2.5 | 40% | 2.0 |
低层厂房及库房 | 45% | 1.2 | 35% | 1.0 |
多层厂房及库房 | 35% | 1.8 | 30% | 1.6 |
市场 | 55% | 2.0 | 40% | 1.5 |
注:旧区是指西城、上坝、河北等以拆迁改造为主的区域,新区是指多营、姚桥、大兴等以征地建设为主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