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联合验收工作 持续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 ——市住建系统以高效服务为项目建设助力
近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市住建局)牵头市级相关单位组成联合验收组,对雨城区东大街38号大院项目进行工程竣工联合验收。验收中,该局牵头科室与建设单位提前沟通确定验收时间,并集中组织市级相关单位到项目现场开展单项验收工作。通过查看工程实体及技术资料,当场提出各自的单项验收意见。建设工程项目需要整改的,各验收科室一次性书面告知建设单位整改要求、整改
在市住建局审批科窗口,工作人员正在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服务
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是提高竣工验收效率的“压舱石”,是加快项目投产使用的“助推器”,更是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新引擎”。近年来,市住建局创新举措,着力服务项目建设,采用竣工“联合验收”新模式,将质量验收监督及消防验收、人防验收、档案验收、排水验收等单项验收联合办理。从以往多个科室独立的“多头验收”改为“全程统一”验收,通过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切实为企业减负。该举措有效提高竣工验收质量及效率,促进工程项目及时投产运营,为项目早日发挥投资效益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跑出服务“加速度”
对一座城市而言,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大项目、好企业落地的关键,还能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当天受理当天办结,联合验收效率高,雅安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近日,市区某企业负责人就感受到了市住建局联合其他部门开展政务服务的“温度”与“速度”。
“以前,我们在做完开发施工后,要从每一个子项目验收开始准备,再到各个部门去跑流程,还要进行统一综合验收。这样一来,不仅环节较多,准备资料也多,验收时限还长。现在组织联合验收,资料我们统一准备,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为我们按时交付创造了更好条件。”上述企业负责人说。
联合验收是我市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改“多头验收”为“联合验收”后,可将原本由各验收部门独立实施的专项验收模式,转变为“一个平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窗办理、一网办结”的联合验收模式。此举有效解决了建设单位“多头跑、重复提供材料、程序繁杂、审批时间长”等问题,实现“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切实提高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效率,市住建局也因此跑出了服务办事企业和办事群众的“加速度”。
“企业具备所有法定验收条件后,就可统一申请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统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信息共享,真正实现‘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住建局不断优化审批环节,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的规划、消防、人防、城建档案等专业验收事项一并纳入联合验收。截至目前,已完成对雨城区东大街38号大院、雅安熊猫会展博览馆项目等36个项目的联合验收。同时,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验收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加快项目审批效率,市住建局以高效、靠前服务为落脚点,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菜单式联合验收,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联合验收前遇到的瓶颈问题。
项目建设单位向市住建局赠送锦旗 资料图片
新体验:
深化改革 推进审批制度创新
简化程序,优化办理流程,实现数字化全流程、全覆盖;从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到“一张网”的标准化建设,再到“一网通办”统一审批和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市住建部门持续发力,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之路上不断升级。
市住建局全面贯彻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深度聚焦“一区一地引领、四化同步推进、雅州新区示范”总抓手,进一步服务好全市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以“拿不出办法就是懒政、提不出措施就是怠政、做不到突破就是庸政”为作风要求,针对问题研究对策措施,形成解决问题、推进项目的办法和措施,以“零距离、零等待、零时间”为目标,积极对项目开展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项目手续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将审批服务送到项目和企业。
发力千钧,着力一点。这一“点”便是企业、群众的获得感。
为深入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今年4月10日,市住建、自规等部门联合印发实施的《施工许可、竣工验收阶段专项提升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优化了竣工验收环节、时间、申请材料,通过压缩环节、提前介入服务、承诺容缺办理等措施,压缩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的办理时间和流程。在施工许可阶段,将“特殊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备案、安全施工措施备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备案、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和规划验线(自规)”等6个环节11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环节2个工作日。同步开展“联合验收、五方责任主体竣工验收、消防验收、竣工验收备案资料审查”,将项目投入使用前该阶段的6个环节16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环节8个工作日。
——明确办理节点。在项目单位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后,按工程进展划分为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下室、地上工程3个阶段,分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实现“拿地即开工”。最大限度减少设计、审图等环节对开工时间的影响,缩短了办理时间,降低了所需成本,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进企业早日投产达效。
——明确申请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阶段多未完成施工图并由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图审,项目面临急需施工但缺乏施工许可手续的困难。通过分段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的模式,以专家审查、五方责任主体签字确认并标注施工安全要点的《专项施工方案》,代替施工图为项目办理质量安全备案手续和施工手续。
自实施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以来,
——精简环节减时间。将以往按“联合验收、竣工验收、消防验收、竣工验收备案”等顺序实施的验收模式,整合为同步开展“联合验收、五方责任主体竣工验收、消防验收、竣工验收备案资料审查和不动产权登记资料审查”。让项目推进验收工作,变企业“跑多次”为“
——推行提前介入服务。项目建设单位发起“预验收”时,可申请人防、规划、住建等部门提前介入,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开展规划核实、人防验收、档案验收等问题自查自改。从去年年底开始,市住建局多次为雨城区东大街38号大院项目开展消防、园林绿化、档案等方面的提前介入服务。《方案》印发实施当日,项目建设单位向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首次申请了提前介入服务,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的牵头发起下,市人防、自规、住建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了提前介入服务,帮助项目提前发现问题并开展问题整改。
——容缺承诺办结。《方案》明确了在综合验收阶段,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对未违反相关禁止性标准,且不影响安全使用、未侵害群众利益,经建设承诺限期整改的,予以验收通过并及时核发手续。房地产项目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前完成整改的,可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公共建筑项目在办理首次不动产登记前,完成问题整改的,可办理首次不动产权登记。相关部门加强对建设单位问题整改的跟踪指导。各部门开展综合验收,建设单位要组织各方建设主体,积极做好反馈问题的整改,对符合承诺条件的,在做好承诺限时整改的前提下,市住建局相关科室、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出具通过意见和核发相关手续,市住建局在后续过程中做好整改把关工作,确保承诺整改内容落实到位。
如今,“护航”“暖心”“清风”等关键词已落地生根,成为市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的成绩单和民生答卷。
下一步,我市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强化联动,加快推进综合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走深走实,让企业深切感受到我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县区的指导,通过现场督导、开现场观摩会等方式,指导县区全面、深入推进综合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