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市第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98号建议答复的函
高成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的建议》(第98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8年7月,彭清华书记在雅安调研时,充分肯定名山区高岗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我市以此为契机,印发《关于大力推广“高岗村模式”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实施意见》,加大政策支持,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在全市范围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PPP项目,投入资金约1.8亿元,加快转运体系建设。目前,全市乡镇已配置50余个压缩中转站,垃圾收集设施1300余个,转运车辆近200台,全市行政村配置保洁员4000余人、保洁车500余台,垃圾收集设施3000余个,基本实现乡镇和行政村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
针对餐厨垃圾等易腐垃圾,各地积极探索,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处理,比如:雨城区实施“地沟油”智能收运和智慧监管项目,对餐厨垃圾实施分类减量、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汉源县建设阳光堆肥房,集中处理果皮、果核等易腐垃圾,实现发酵堆肥;荥经县、石棉县委托第三方公司,对餐厨垃圾统一收运处置,进行无害化处理;名山区、宝兴县通过堆土沤肥等方式,推广易腐垃圾还田堆肥处理,实现循环利用。通过努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初步显现。
二、存在问题
(一)垃圾分类体系还不健全。垃圾源头分类后,缺乏末端处理技术力量和设施设备,资源化利用能力不足、渠道不多,不能有效实现分类运输和处理,出现“先分类、再混装”等问题。
(二)垃圾收转运还存在短板。资金投入有限,导致基础设施、人员配置、设施配备等保障能力不能适应新时期垃圾治理需求。垃圾清运制度还不够完善,乡镇村组保洁员和清运员的考核监督体系不够健全,日常监督检查不够深入,垃圾清运不及时。
(三)群众参与积极性还不高。农户对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理解程度不够,听不懂、不会分,嫌麻烦、不愿分,自主缴费、主动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探索符合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方式。尊重农村实际,推广垃圾“三分法”,推进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适合在农村消纳的果皮菜叶、枯枝烂叶、厨余等易腐烂垃圾可就近堆肥还田或沼气发酵等资源化利用。加快设置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实现可回收物最大利用,减少垃圾外运量和外运频次。其他垃圾采取定时定点、定岗定人、上门服务的方式进行清运,推广垃圾清运“不落地”,转运至县级垃圾填埋场或市级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选择符合实际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结合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PPP项目,实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的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在布局分散、交通不便、转运困难的村庄,因地制宜自建或与周边村庄共建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垃圾处理设施,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低成本、低维护的堆肥、沼气发酵等就地就近处理模式,拓宽无害化处理渠道。
(三)全面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完善保洁清运制度,落实保洁人员责任,确保垃圾得到及时清扫,推广定时定点、定岗定人、上门服务的方式,推进垃圾清运“不落地”。完善收集转运设施,全面完成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PPP项目建设,加快新一轮省级城乡生活垃圾三年推进项目建设,补齐乡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短板,配齐配好垃圾清运车辆,确保分类、密闭、卫生运输。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加大村庄保洁、垃圾清运行为的监督、检查、考核,确保临近城镇的农村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偏远的农村要提高垃圾清运频率,杜绝垃圾“爆池”外溢、随意乱堆、撒漏等现象。
(四)加强基层治理调动群众参与性。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进行垃圾分类,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多形式、多途径做好宣传教育,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引导群众适当缴费,提升参与感和责任感。通过公开评比、民主评议等方式,对积极性高、效果良好的群众给予适当奖励,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雅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