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以为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7年9月4日,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我市深入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构建全市城镇空间结构体系。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发展。进一步完善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镇(乡)村规划构成的规划体系。推进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融合、有机衔接,推进“多规合一”。二是全面推动中心城区转型升级。以“一城三廊六片”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雨城区、名山区、飞地园区(经开区)多组团、一体化发展。三是加快县城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突出县城主体功能,加快县城道路、桥梁、水电气等市政基础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等公共设施建设,提供县城承载能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县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提升小城镇吸纳就业和人口聚集能力,实现农村居民及农民工就地就近城镇化。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镇。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增加城市绿地等生态空间,推进综合性公园、山地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社区公园、街头游园绿地,实施生态廊道建设。二是强化历史文化传承。系统挖掘和整理地方历史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制定城市修补计划,对严重影响城市风貌的既有建筑进行分批改造,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更加协调、优美。三是强化整体风貌塑造。加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制定城市设计相关技术导则,加大城市设计实施力度,实现城市设计全覆盖。
三、突出宜居宜业宜商提升城镇发展质量。一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基础性、支撑性骨干路网,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优化城市路网系统,加快共享交通等设施建设,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推进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深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大城镇污水垃圾治理力度。二是持续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按照产城一体、园城共融原则,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发展科研、办公、会展、酒店、居住、交通等城市功能,引入文化创意、展览、艺术、观光、休闲等新兴功能,推动工业园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三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加强城市依法治理,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城市管理和执法方式,推行行政指导等柔性管理,完善城市治理机制,实现城市管理智慧化。
四、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一是切实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坚持城乡统筹,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依托小城镇和中心村,打造服务圈,让群众享受更加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二是深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引导农民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居住区。加快旧村落改造提升,提升农房建筑风貌,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五、坚持用体制机制办法破解体制障碍。一是强化规划实施。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试点。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集体户管理制度,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三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改革。推进低丘缓坡地和地下空间开发试点。开展城镇地下空间有偿开发试点。探索地下空间确权登记试点,提高地下空间资源价值,提高使用效率。稳妥开展草原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四是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综合运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推动股权和债权融资、资产证券化、开发性金融贷款等多种举措,鼓励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引导基金、贴息、补助等方式,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五是强化保障措施。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社保机制,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一体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